很多乙方廣告公司在給甲方提案的時候,經常會踢到鋼板,上來方案還沒講多久,甲方就會強調:
“策略部分過一下就行了,你們重點講一下創(chuàng)意玩法以及后續(xù)怎么執(zhí)行?!?/p>
有沒有這種現象?
肯定有的,因為我就是在甲方,我干過這事!
那為什么甲方會讓乙方:重點講創(chuàng)意少講點策略呢?是甲方不在乎策略嗎?是甲方就愛聽創(chuàng)意嗎?
至少我不是。
最近看到公眾號 “小圈梨” 一篇文章《為什么乙方提案時,甲方總說“重點講創(chuàng)意,策略少講點”?》,里面對此就有3個觀點:
小圈梨的這幾個觀點,我大部分都是比較同意的。特別是甲方在企業(yè)組織結構上的難處,深感認同。
那作為甲方,還是干過讓乙方少講策略這事的甲方,老賊對此也談談幾個觀點。
首先,策略是啥?
策略是為企業(yè)某個關鍵問題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。而做策略其實就是針對企業(yè)問題,發(fā)現問題,找到切入點,給出解決方法的過程。
所以,做策略,一定有個前提。
就是非常了解品牌細分市場、目標消費者、產品本身、銷售渠道以及潛在競爭對手。
這需要在做方案前,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和調研,比如做行業(yè)上下游分析、市場競爭分析、產品優(yōu)劣勢分析、消費人群分析、終端走訪、做消費者調研等等。
有的還需要全方位的了解公司組織結構、各條產品線4P分析、價格體系、銷售渠道、成本利潤等等。
這些不屬于執(zhí)行層面的東西,看上去比較形而上,但一定是實打實的,肯定要做,且是屬于頂層設計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總之,做策略是一定要對企業(yè)本身、目標消費人群、市場競爭對手非常了解。
而這就是問題所在了。
老賊說3個點。
01
策略這個詞現在都用濫掉了,啥啥都是策略。很多乙方方案里所謂的策略,越來越浮于表面,做得模板化。
找一些數據報告,套幾個理論模型,就是策略了,留于廢話和文字游戲。完全沒有前面說的大量數據分析和前期專業(yè)調研。
甚至還有的,剛開始各種數據,各種模型講得是有理有據,本來聽得還挺認真的,然后突然來個結論,整個人都懵逼了,這是怎么推導出來的?這有毛線關系?
其實現在很多甲方,對于乙方前期有沒有下功夫、有沒有對行業(yè)深入洞察,他一聽就能聽出來。
畢竟你是臨時做這個項目,他是一直干這個行業(yè)的。
02
在企業(yè)細分市場、目標消費者、產品本身、銷售渠道、市場潛在競爭對手、公司組織結構,以及價格體系、銷售渠道、成本利潤等等的行業(yè)經驗上。
乙方肯定沒甲方有優(yōu)勢,甲方對行業(yè)有更深的理解和經驗積累。
那當乙方準備不足或對甲方行業(yè)了解不深時,往往會把行業(yè)策略談的過于膚淺,浮于表面,甲方自然不想聽。
所以,乙方想要征服甲方,首先就得比甲方更專業(yè),比甲方還了解所在行業(yè),或有更深的洞察,找到冰山之下的東西,這才更有主動權。
就像小梨圈說的:“品牌策略、傳播策略本來就是個用人成本相對較高的崗位、且工作繁瑣、極度費腦力。下至接地氣的用戶調研、大量的資料搜集,上至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、推導——這些都是策略要做的工作?!?/p>
乙方不能自己把這個崗位玩廢了。
03
甲方既然更了解行業(yè)和消費者,那自然就有了做策略的先天優(yōu)勢。
甲方有時不想看提案上的策略,未必就是人傻錢多,也未必只是喜歡玩創(chuàng)意,玩一些虛頭巴腦的東西。
我看到的是現在很多甲方其實自己有做策略,提前就會規(guī)劃,策略早就做好了。
而之所以還找乙方,是因為想在自己薄弱的環(huán)節(jié)讓乙方提供更多的創(chuàng)意和資源,說白了就是:你給我提供創(chuàng)意玩法和傳播就行了,其他的我會思考。
甲方只聽創(chuàng)意,確實是有可能只是膚淺的玩?zhèn)€形式,不過也有可能正在思考如何把這個創(chuàng)意和自己的策略結合起來。
人艱不拆啊!
好了,以上就是我的幾點看法。
不管甲方還是乙方,談策略聽策略的前期是,雙方都把策略重視起來。
都不傻!相反,都很聰明。
作者:木木老賊
來源:木木老賊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請注明來意】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(qū)天府三街1599號(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