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有句諺語:“We are what we eat.”
人如其食,不是說你長得像食物,而是從你吃的食物里面,能夠判斷出很多關于你的個人信息,你來自哪里、你的健康狀況、你的生活方式等等。
從攝影師Gregg Segal(格雷格·西格爾,以下簡稱西格爾)的鏡頭下,看見了飲食習慣的影響層面遠遠超過我們所認為的,如果現(xiàn)在問你一個問題:“你前天晚餐吃了什么?”可能你已經(jīng)忘了。
西格爾以此作為開端,拍攝兒子和兒子朋友們的飲食記錄,最后更擴及到世界各地的其他孩子們,并且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驚人的秘密……
拍攝日期:2018.08.19
來自巴西西部的卡瓦卡尼(Kawakanih),是當?shù)氐脑∶瘢⑶覔碛凶约旱恼Z言:Arawaki。
村里沒有電,更沒有自來水,平時她大部分時間都在河里玩耍、做家務,像是采集木薯和釣魚這類活動。為了這次的拍攝,她和母親一路乘船,再轉(zhuǎn)乘巴士、汽車,花了31個小時才來到了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攝影棚。
穿著傳統(tǒng)服飾,身上涂著族群特有的圖騰與天然顏料,卡瓦卡尼分享道,吃晚餐只需要5分鐘,包括畫面里的這些魚、木薯、水果和堅果。肚子餓的時候,帶著漁網(wǎng)去河邊撈魚就是了!
拍攝日期:2017.03.11
Anchal與她的父母和兩個兄弟姐妹住在孟買郊區(qū)的一個建筑工地里的小屋子,父親每天的收入不到5美元,但也足夠母親購買秋葵、花椰菜、扁豆、烤肉和咖喱等食材。
Anchal的愿望是能重新開始上學,她想成為一名老師,但現(xiàn)實是她一直忙于家務以及照顧家中的小弟弟。
從畫面里你也能看見Anchal的神情,似乎想得很多,有些憂郁、沉悶,不像她這個年紀的孩童該有的純真模樣。
拍攝日期:2018.08.18
住在貧民窟里的達維(Davi)有著極具感染力的笑容,信仰帶給他和他的家人知足與喜樂。
達維的父親以打零工為生,目前正在找新的工作,繼母則負責一日三餐,多數(shù)時候是豆類和米飯,偶爾會有一點豬肉,達維自己也會煮雞蛋、粥和面食,有時會有意外的點心,比如說甜的爆米花。他說從來沒有覺得餓過,接著又滿足地笑了。
日常生活是和朋友玩風箏,進行比賽,或者和收養(yǎng)的5只流浪狗一起玩。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警察,他認為當警察總比當賊好。
拍攝日期:2018.08.19
阿德米爾森(Ademilson)的家距離最近的城鎮(zhèn)有200公里,沒有柏油路面,雨季要出行幾乎不可能;村里沒有電視、沒有電和自來水,村民一般在附近的河邊洗澡、洗衣。
阿德米爾森家中有七個小孩,他是老幺,上午上學、下午回到家?guī)兔Ω赣H耕種,父親種植了多種多樣的農(nóng)作物:大米、木薯、地瓜、南瓜、各種豆類、小黃瓜、秋葵、橙子、檸檬、西瓜、玉米、咖啡和甘蔗。同時,他們也生產(chǎn)椰子油、芝麻及花生醬。
在來到巴西利亞以前,他從未吃過披薩,對他來說比起家常菜,這些垃圾食物無法引起他的食欲。
拍攝日期:2017.08.30
邁薩(Meissa)是虔誠的穆斯林,是古蘭經(jīng)學校的學生,他喜歡山羊肉和稀飯,盡管在一周的用餐日記中,他很少吃肉。通常,他們吃包著意大利面條、豌豆或炸土豆的法國面包,而每周有1、2次會叫外賣來吃。
邁薩最喜歡足球,并希望成為梅西或羅尼這樣的明星球員,如果有足夠的錢,他會買一輛漂亮的小型跑車,他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(冰箱維修技術(shù)員)能夠移民到法國,這樣才有機會賺到足夠的錢。
拍攝日期:2016.01.30
漢克(Hank)和父母生活在洛杉磯東北部的山麓丘陵地,父母種植西紅柿、洋薊、西葫蘆、菠菜、石榴、山藥、豌豆、迷迭香、百里香、羅勒……等多樣蔬菜,這也構(gòu)成了他日常的飲食。
漢克長大后想成為NASA的機械工程師,他的夢想就如美國其他中產(chǎn)小孩們一樣,對未來依舊有各種想象,依舊相信那些不可能。
拍攝日期:2017.03.25
貝麗爾(Beryl)的父親是一名工程師,母親是專職家庭主婦,貝麗爾對食物最早的記憶是稀飯和蛋糕,她最喜歡的食物是意面。貝麗爾還在自家陽臺種了白菜和菠菜,并且強調(diào)自己不喜歡吃生姜。
拍攝日期:2017.08.30
希拉(Sira)的家里總共有九個孩子,他們住在達喀爾北部的小地方。希拉的父親是音樂家,母親是家庭主婦,家庭狀況讓她沒有辦法餐餐都吃飽。
希拉和她的家人吃的許多食物中,大部分都是家里所自種,包括小米和花生。西格爾問她,你的夢想是什么?她說如果有足夠的錢,想讓父母去麥加旅行。在她所有的財產(chǎn)中,最珍惜的是祖父去世前送給她的手鐲。
拍攝日期:2017.08.18
羅莎莉(Rosalie)的日常飲食十分健康,包括了許多新鮮的魚,這部分要歸功于她的父親,一位餐館老板,父親教她用自己喜歡的菜來做薄餅、沙拉和香腸。說到不喜歡的食物,她說:“菠菜和黃瓜。”
羅莎莉希望有一天能去好萊塢的星光大道,如果有多余的錢,她想買帆船、甚至游艇。
拍攝日期:2017.08.11
朱妮(June)最喜歡的食物是炸肉排,她不喜歡咖喱、松露和西蘭花。晚餐時,朱妮的話并不多,但她會聽她的父母討論政治、選舉和世界動態(tài)。
她說,她沒有榜樣或者偶像那樣的人,因為她認為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的榜樣。朱妮的自信來自于家庭所給予的視野,從她的談話及所分享的家庭相處情況,可以略窺一二。
拍攝日期:2017.08.23
安德里亞(Andrea)的父親是意大利軍隊的一名軍官,母親是家庭主婦。安德里亞最喜歡的食物是通心粉配上大量培根。安德里亞想成為一名醫(yī)生,因為他覺得醫(yī)生能賺很多錢。
從安德里亞的日常飲食可以發(fā)現(xiàn)有大量輕食,輕食就是指那些少油、少鹽方式烹煮的食物,也就是大家常說的“地中海飲食”,他整個人給人的感覺也是十分健康、精實的小朋友。
拍攝日期:2018.08.12
來自迪拜的尤瑟夫(Yusuf)喜歡閱讀、繪畫、攀爬、騎馬和科學,他認為自己長大后會成為飛行員或警察,如果他有錢,就去買一輛法拉利,而他的偶像是蝙蝠俠和他的母親。
拍攝日期:2016.03.20
以賽亞(Isaiah)最喜歡的食物是橘子雞(作法類似糖醋排骨)和炒飯,一直以來母親不允許他喝蘇打水。
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垃圾食物和零食,就在拍完以后,以賽亞決定從他的飲食中減少零食;同時,他也開始反思,他希望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因為饑餓而死亡。
西格爾透過一系列的攝影,記錄各地飲食習慣的多樣化,但也看見了飲食在孩童身上所產(chǎn)生的一些問題。
從這些孩子們的飲食日記中,可以看見各國在飲食習慣上的差異,另外,因為環(huán)境、經(jīng)濟發(fā)展不同,對于孩子們的飲食也產(chǎn)生了不小的影響。
彭博社于今年所公布的2019全球最健康國家指數(shù)排名中,西班牙、意大利分別占據(jù)第一、二名,以地中海地區(qū)為中心所發(fā)展出的“地中海飲食”,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飲食方式之一,這也可以說明了為什么意大利、西班牙在這次排名中名列前茅,從孩子們的飲食日記里也可以發(fā)現(xiàn)。
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
美國在此次排名中位列35名,明顯和速食文化有相當大的關系。
Ana | 美國洛杉磯
但同樣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小島——西西里島,畫面中略顯肥胖的小男孩,飲食日記里卻充斥著大家普遍熟知的垃圾食物:薯條、漢堡、披薩,正說明了全球化下“飲食趨同性”的問題。
Paolo | 意大利西西里島
2018年糧農(nóng)組織(FAO)總干事達席爾瓦就曾表示,全球化的食品體系并沒有提供人們健康生活所需要的飲食,反而導致年輕人肥胖和超重的問題,尤其在那些以進口加工食品為主的國家,便宜和方便成為了垃圾食品盛行的主要原因,而西西里島的地理位置及經(jīng)濟形態(tài)便可以解釋這樣的現(xiàn)象。
一直以來西格爾透過鏡頭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各種現(xiàn)象,他以“社會學家”的角度從事他的攝影創(chuàng)作,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來獲得靈感。在《日常飲食》計劃中,為得除了是了解各地的飲食文化風貌外,從西格爾和孩子們對談的內(nèi)容中,還能看見“關懷孩童健康”的議題隱含在里面。
攝影師西格爾
Photo by Gregg Segal on Facebook
西格爾透過創(chuàng)作延伸那些他所關心的社會議題:環(huán)保、種族、疾病等,他擅長使用畫面及文字傳達鏡頭外看不見的故事和隱藏的價值觀。
讓我們來看看過去他所完成的拍攝計劃,無不透露著西格爾是個熱愛觀察的“生活觀察家”:
以“環(huán)?!睘樘接懛较颍鞲駹栄埣胰?、朋友和鄰居一起完成了這個計劃,他讓他們把自己7天以來的垃圾留下來,包含了所謂“可回收垃圾”。
從鏡頭下看見了人們的浪費,也展示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,我們買了什么、用了什么,什么才是真正需要的,俯視一看就能很清楚。
不過,看到畫面里的孩童,還真忍不住會思考:我們想留給后代一個什么樣的地球?
《記得》是一組拍攝患有“阿茲海默癥”老人家為主題的故事,在他們的世界里,過去成為了現(xiàn)在的一部分。
西格爾通過投影的方式,把過去的他們投影在墻上,讓過去和現(xiàn)在同時出現(xiàn)在畫面里,展示那句“過去即現(xiàn)在的一部分”。他說,我們通常只看見老年人的現(xiàn)在而忘了他們曾經(jīng)是誰。通過這些照片,他希望人們能夠感受到這些老人是確確實實被愛,并且也曾充滿活力、充滿激情。
延伸到現(xiàn)代人的生活,有許多的人并沒有活在當下,受制于對未來的焦慮,失去了對眼前生活的幸福感知能力。
來到公共游泳池,你的第一個印象或感覺是什么?人山人海,好像怎么游都很擠?
但在西格爾的眼中,公共游泳池卻是個極其“開放”的場域。因為這里容納了來自各地的人們,大家在這里,褪下了外衣,不同種族、不同膚色的孩子們,齊聚在這里,不受歧視。
網(wǎng)絡媒體的崛起,讓“個人”成為了有聲量的發(fā)聲體,不需要聚眾,只要一個人,就能發(fā)揮巨大的影響力。西格爾的作品能夠傳播,除了議題本身的受矚目程度及作品本身的制作用心,通過網(wǎng)絡媒體傳播是他能發(fā)酵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縱觀國內(nèi)網(wǎng)紅,不僅擁有同樣的發(fā)聲量及影響力,甚至是比名人明星還要更直達人心,我們可以看見一些自媒體、短視頻創(chuàng)作者也漸漸開始關心更多、更大眾的社會議題,無論是像西格爾主動發(fā)起,還是受輿論影響被動做起,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可以更好。
個人創(chuàng)作者如何使用創(chuàng)作去發(fā)揮影響力,取決于創(chuàng)作者的個人價值觀:你支持什么?你喜歡什么?你認為什么是對的?也因為創(chuàng)作多數(shù)時候是充滿個人的主觀意識,如何拿捏平衡,什么玩笑能開、什么話題該提到什么樣的程度上,再再考驗著創(chuàng)作者的評判力。
如果你還想看更多西格爾的作品,點擊下列“Gregg Segal Official Website”就可以了哦!
參考資料:
Gregg Segal Official Website
《25 Ki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Photographed With What They Eat In One Week》
成都原創(chuàng)內(nèi)容,轉(zhuǎn)載請遵守規(guī)范
作者公眾號: 成都DIGITALING (ID: digitaling)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請注明來意】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(qū)天府三街1599號(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