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半佛仙人的第226篇原創(chuàng)
我不喜歡選秀節(jié)目,因為覺得太刻意了,剪輯可以把一個個原本真實的人剪得面目全非,同樣是被耍,我還是喜歡更痛快一些的東西。
但我最近還是一期不落的在看《青春有你2》,主要是蔡徐坤。
對,我是懷著看他唱跳Rap籃球的心態(tài)去看的,其實就是去看笑話的。
很可惜,他沒有拿著籃球經典重現。
但這不重要,因為我發(fā)現選手們笑話更多,在各種迷幻的剪輯之下,一個個原本正常的選手給剪成了妖魔鬼怪,再配合各種買來的熱搜,效果十分鬼畜。
我跟牛頓老師說,現在偶像的門檻真低,什么牛鬼蛇神都可以上去講一通夢想。
牛老師說你這個說法有問題,說到牛鬼蛇神,咱們山東電視臺的選秀才是真正的朋克,要么我給你換個臺看看大爺在線女裝唱歌?
我說那還是算了,誰都別想打擾我看蔡徐坤老師。
整個《青春有你2》看下來,我最大的印象只有坤坤。
因為我驚恐的發(fā)現,和那幫牛鬼蛇神比起來,坤坤居然已經可以算是優(yōu)質偶像了。
以前說自己是偶像,起碼還要會唱跳rap,現在什么都不需要了,所有專業(yè)藝能全都現學,部分學員我都懷疑是被雇來的群演。
可能這才是真正的養(yǎng)成,完全從零開始,觀眾非常有參與感,除了不好看之外沒有什么問題。
而那位雞你太美的年輕人,成為了站在新生代偶像中最好看的那個人,不管是顏值還是才藝,都一騎絕塵。
甚至就連性格,也看到了一個溫文爾雅的男孩,至此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其實從來沒有真正認識過蔡徐坤,看到的都是被鋪天蓋地嘲諷和包裝過的雞你太美。
現在看來,蔡徐坤豈止是不錯,簡直是實力聚星。和那幾個面癱摳圖小鮮肉一比,豈止是能打,簡直是街頭霸王。
以后我再也不說蔡老師菜了,菜的是這個比爛的時代。
建議節(jié)目改名為《蔡徐坤洗白大會》。
吐槽的同時,我發(fā)現一個很值得玩味的事情。
因為我原本打算嘲諷蔡徐坤,但是查了大量資料后,我發(fā)現,與知名度不同的是,坤坤本身的信息非常少,甚至網上都沒有一篇真正深度的文章去剖析蔡徐坤這個人。
大家都在剖析所謂的八卦,所謂的選秀模式,所謂的鬼畜創(chuàng)作,蔡徐坤作為這一切的承載者,本身卻是缺失的。
大家不是在嘲諷,就是在吹捧,要么就是拿錢發(fā)通稿,我沒有看到有誰在真正客觀地剖析他。
關鍵是,即使是蔡徐坤的粉絲,吹捧起來也流于表面,各種贊美詞匯用在其他偶像上也沒有任何違和感。
甚至討厭他的人,也并不愿意深入地去批判他,要什么文化,全靠一手雞你太美打天下。
這種情況其實非常近似商品,對于一件商品,是不會有深入分析的價值的,大家只想寫“使用體驗”,也只想看到和自己的觀點一致的文章,畢竟誰在乎一個商品的感受呢?
既然沒有人買單,那么自然也就沒有愿意去深入分析蔡徐坤的寫作者了,因為寫作本質上其實也是一種生產商品的過程,是市場行為。
之前有過一個媒體,給朱一旦寫了一篇很好的深度報道,但是同樣一個媒體,在寫蔡徐坤的時候,卻把視角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蔡徐坤的外表和衣著上。
一個看似被所有人注意著的人,實際上卻沒有人真正理解他,這其實也是這個大注意力時代非常諷刺的一種現象。
仔細想想,除了唱,跳,rap,籃球,以及飯圈,我們或許對蔡徐坤一無所知。
2018年初,愛奇藝上線了一檔偶像真人秀。
和當年模式更近于歐美的國內電視選秀不同,《偶像練習生》中“練習生”的概念取自日韓演藝圈,指代的是那些致力于成為偶像,而與演藝公司簽訂合約,進行訓練的年輕人。
《偶像練習生》播出的時候,距離安迪·沃霍爾做出“在未來,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”的預言已經過去了五十年。
在這半個世紀里,人類經歷了紙媒與電視傳媒對注意力的爭奪,又目睹了互聯網將一切其余傳媒形式擠壓到角落,而這條“15分鐘定律”也被愈發(fā)驗證著。
究竟是叫“選秀明星”也好,還是叫“練習生”或是“愛豆”也好,這些都并不重要,因為最終這些節(jié)目的核心目的,就是要攫取人們的注意力,也就是獲得流量。
而《偶像練習生》出現的時代,互聯網上已經沉淀了太多信息,同時期也已經有了太多同質化的搶奪受眾注意力的產品。
在娛樂蠻荒的千禧年之初,幾乎所有呱呱墜地的選秀節(jié)目都能從毫不設防的觀眾那里分到足夠多的注意力,而在如今,絕大部分網綜的結局都是“不出圈”。
同類型的選秀節(jié)目已經在互聯網上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受眾圈子,每當有新的節(jié)目和新人出現,這些受眾們便會自發(fā)去觀看和討論,所以這些節(jié)目也不會完全沒有人看。
如果是在追星的空檔期,他們還會在其中尋找新的“墻頭”,也就是下一個要粉的偶像。
某種意義上,這真的是一個很荒誕也很有趣的畫面。越是對資深的粉絲來說,“偶像”這個詞越欠缺神秘光環(huán),而近于一種可被替換的商品。
偶像,只是被粉絲消費的精神商品,本質上和充氣娃娃沒有什么不同。
當你換過了十幾個相似卻又不同的偶像的時候,也很難認為某個偶像還能有什么特殊之處。
很多粉絲的真實需求是要愛一個偶像,需求是愛,至于愛哪個偶像,其實并不重要。
《偶像練習生》中,有一個叫蔡徐坤的選手,得票數始終一騎絕塵,除了第一期的隊內排名是第二名以外,往后的七期節(jié)目都是票選第一。
如果僅僅是這樣,蔡徐坤也不過是在一個小圈子里擁有了知名度罷了。
即使在節(jié)目之后成功出道,簽約演藝公司,也不過是完成了踏入娛樂圈的身份轉變,初步擁有給資本賣命的資格而已。
對,給資本賣命,也是要看資格的。
不過,這個世界有趣的地方就在于,你永遠不會知道命運會饋贈給你什么禮物,又會以什么形式出現在你面前。
在《偶像練習生》結束以后,很長一段時間里蔡徐坤的名字都與微博打榜和流量數據聯系在一起。
對粉絲來說,他們或許并不真正清楚資本會用什么方式來評估一個偶像的商業(yè)價值,但是在他們能接觸到并且能產生影響的所有評價體系中,微博的評論和轉發(fā),以及各種相關的微博榜單,是他們能想象到最有可能為偶像帶來利益的東西。
也正是因此,刷微博數據,給偶像打榜,成為了追星的主流方式。
即使這種虛假繁榮最終只是小圈子里的自娛自樂,過百萬轉發(fā)里的活人百不足一。
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現狀,選秀明星們,不管他們換成了什么稱謂,都已經不再有統(tǒng)治人們注意力的魔力了,更遑論單憑一場選秀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。
和某個選手爭奪觀眾的,已經不再是另一個實力強勁,人氣高漲的選手,而是無處不在的推送算法和信息繭房。
從這個角度講,偶像才是真正的大數據。
直到2019年,蔡徐坤應邀為NBA拍攝春節(jié)賀歲短片,惹惱了虎撲球迷,有人把他在《偶像練習生》期間自我介紹時的視頻發(fā)了出來。
那段“唱,跳,rap,籃球”的臺詞,以及魔性的BGM,成功干掉了任何算法推薦的信息,成為了當時最火的一個梗。
沒有什么算法能算出這樣的神展開,就好像沒有人會用那樣的姿勢打籃球。
曾經只在小圈子里“紅”的蔡徐坤,開始被全網“黑”。
網友們模仿他打籃球的姿勢拍視頻,甚至出看同款cosplay,“你打籃球像蔡徐坤”成為當年度最流行的表情包。
而他偏中性的畫風,漁網裝,口紅唇膏,乃至長相,都成為了段子手們創(chuàng)作的絕佳素材。
尤其是后來在B站鬼畜區(qū)出道,成為B站之魂,乃至后來發(fā)律師函發(fā)錯了公司,都讓他進一步被嘲笑。
一個流量明星居然起訴他最真的流量,而且還起訴錯了公司,這一切都是那么的滑稽。
禍兮福所倚。
在被罵了一年后,蔡徐坤出圈了。
蔡徐坤能火到現在這個程度,不可否認的是,的確存在很多個人實力的成分。
至少講道理,在《偶像練習生》的同期節(jié)目里,他確實在業(yè)務能力和顏值等各方面都占有優(yōu)勢,單論唱跳rap,他的水平確實不俗,我真的補了一遍《偶像練習生》,發(fā)現拋開梗,他也是過硬的。
但是他能火出圈,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那個自我介紹視頻里讓人一見難忘的造型,還有很多網友們陸陸續(xù)續(xù)貢獻的梗,即使一開始多半只是為了嘲諷。
到了后來,其實你已經很難分清楚這兩件事情了。你分不清自己記住的到底是蔡徐坤這個人,還是他的背帶褲與中分頭;
也已經分不清那些梗究竟是在嘲諷,還是黑到深處自然粉。
但對于一個沒有真正黑點的人來說,無論是黑還是紅,其實本質上都是紅。
因為這意味著海量的注意力資源。
我其實一直都不討厭蔡徐坤,因為他沒有什么真正的硬傷。
如果一個人沒有犯過什么傷天害理的原則性錯誤,而只是因為造型,言論這些無傷大雅的理由而被黑,這種黑其實是難以為繼的。
反而會成為真正走紅的開始。
當大家造不出新的梗的時候,注意力自然而然會往對方的優(yōu)點上去看。
甚至因為之前嘲諷得太多,導致期待值非常非常低,甚至毫無期待,而對偶然發(fā)現的任何一個優(yōu)點都倍感驚喜。
這在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期待值管理。
就好像吳亦凡玩自己大碗寬面的梗一樣,當你做的事情超出了他人對你的期待,那么無論這件事本身有多普通,也將帶來大量的“路轉粉”。
而在蔡徐坤身上,這一切似乎又有所不同。
在“唱,跳,rap,籃球”和“雞你太美“成為了B站鬼畜區(qū)的新寵后,蔡徐坤的律師向B站遞交了律師函,表示站內存在的諸多蔡徐坤鬼畜視頻中,有一部分侵犯了蔡徐坤的個人權益。
按理說,用法律保護自己毫無問題,問題在于他的律師把被告搞錯了,把律師函寄給了寬娛(實際上應該寄給幻電)。
很難說這個烏龍對蔡徐坤來說是好是壞,一方面網友們編段子的素材又增加了,但是另一方面,諸如此類的事情也讓蔡徐坤成為了一個徹底的諧星般的角色。
諧星化的另一面是,沒有人會真正討厭一個給自己帶來大量快樂的人的。
而蔡徐坤簡直是移動的快樂大本營。
和去年相比,今年的輿論對蔡徐坤寬容了許多。
原因有很多,比如玩梗多了,其實也會產生親切感。
就好比那些剪輯蔡徐坤的鬼畜視頻的B站up主,想象一下,你可能只是看了兩三遍“蔡徐坤打籃球”的視頻,但是up主在剪輯的時候起碼要把這段視頻看上幾千遍。
就算再討厭蔡徐坤,看前面一百遍的時候或許還是咬牙切齒,看到第五百遍也該心平氣和了。
當你看到第1000遍的時候,你甚至會愛上他。
到了今年,很多人忽然發(fā)現,雖然大家都嘲笑蔡徐坤的唱,跳,rap,但是他的專業(yè)水平在同行里說不定還真的算挺不錯的。
這在一定程度上,或許也是因為同行襯托得好。
雖然出生于1998年的蔡徐坤至今也不過20出頭,但是在偶像這個行業(yè)里,一年時間已經足夠讓業(yè)內更新換代一批新人。而時間越是往后,越是讓人想到九斤老太抱孫子,一代不如一代。
看《青春有你2》后,我甚至開始有點喜歡蔡徐坤了,至少他是真的會唱,跳,rap,而且沒有淡黃的長裙,也沒有蓬松的頭發(fā),不去搞人家老公,也不會做一場夢,醒來之后還是很感動。
甚至他都學會自嘲了。
自嘲才是洗白一個有爭議的明星最有力的武器,當一個人決定躺平任嘲的時候,其實就已經不可能再被人打倒。
這就是《吐槽大會》又被成為《洗白大會》的核心原理。
至少在娛樂圈,絕對的不抵抗,就意味著絕對的無敵。
而且實際上,蔡徐坤本身也并沒有真正的敵人。
很多人討厭蔡徐坤,討厭的也并不是他這個人,他沒有能力讓這么多人一起討厭他。
討厭蔡徐坤的人,更多的是在討厭自己的注意力被資本肆意玩弄的感覺。
大家討厭的是資本,而不是他,他只是被資本擺在前面的玩具。
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,不管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還是在過去,人們其實從來沒能真正左右過自己的好惡。
在各種資本下,你喜歡什么討厭什么,其實可能只取決于某些人的一念之間,或者說,只取決市場大小,能帶來多少利益。
所不同的是,過去你可能甚至都意識不到這一點,而現在你知道這一切都是資本的手段,于是這種厭惡感被延續(xù)到了蔡徐坤的身上。
路人之所以會和粉絲發(fā)生矛盾,本質上是因為價值評判的語境不同。
粉絲眼里覺得非常重要的維度,可能路人根本就不關心。
粉絲心疼偶像,覺得偶像的“努力”是最重要的評判項目,但是對路人來說,歌好不好聽,作品好不好看,才是一個藝人唯一的衡量標準。
正是這種在立場上的差異,導致了雙方互相無法理解,其實這非常正常,就是一種另類的屁股決定腦袋,而且也沒必要互相理解。
拋開個人審美上的偏好,其實生活在一個能讓蔡徐坤火起來的時代,是非常幸運的事情。
一個被這么多人討厭的東西還能生存下去,說明這個時代是包容開放的。
我喜歡周杰倫,你喜歡蔡徐坤,我不會因為我喜歡周杰倫就不允許蔡徐坤存在了,你也不能因為你喜歡蔡徐坤就不讓我喜歡周杰倫。
一個能夠孕育蔡徐坤,并且讓他擁有生長的環(huán)境的時代,代表的其實是無限的可能。
我其實挺喜歡這個時代的,即使這是一個波瀾壯闊但又小家子氣的時代。
我們渴望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,即使這個“不一樣”或許只是時代的輪回。
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,時尚是個圈,潮流也是個圈,現在流行的新潮的東西,或許在更早以前就已經落伍過一遍。
在蔡徐坤身上,我看到了。輪回。
無論是之前的《創(chuàng)造101》還是之后的《偶像練習生》,和十幾年前風靡的電視選秀,在性質上并沒有任何區(qū)別,都是在給普通人造夢,為他們提供一個看似觸手可及的夢想。
即使更換了承載的媒介,但在內容上,甚至在引發(fā)的爭議的點上,最終都還是殊途同歸。
十幾年前的《超級女聲》,《快樂男聲》,風靡一時。
那還是一個純真時代,人們想象中的明星是一種身份而不是一種職業(yè),即使是在最狂妄的幻想里,也很少有普通人真的認為自己也能成為一個明星。
湖南臺主打的“無門檻”,“零距離”,這些現在已經被用爛的概念,對當時的社會環(huán)境來說,還是有些過于超前了。
固然,當時的電視觀眾并沒有為節(jié)目里的選手買單的習慣,但是另一方面,這也意味著一片幾乎沒有競爭的市場藍海。
就是在這些雨后春筍般的節(jié)目里,全國的人仿佛第一次意識到,自己也能和電視里的明星產生聯系——他們不再是與世隔絕的文化符號,而變成了自己手機短信里的一串編碼。
那幾年,國內出現了第一批埋頭投票,拉票的“追星族”。他們把選手的成績和個人榮辱結合到了一起,以粉絲的身份,成為偶像職業(yè)生涯的一部分。
這場發(fā)生在十五年前的浪潮帶來了一種看上去很完美的商業(yè)模式,選手們在選秀中獲得了名氣和聲量;
甚至從此走進了娛樂圈,粉絲獲得了心理滿足感,也在追星的過程中得到了精神慰藉;運營商和廣告商更是賺得盆滿缽滿。
但是在形勢一片大好中,也存在著非常多的質疑的聲音。
如果說2004年國內的那些綜藝節(jié)目,選手們主要還是在音樂上“選”和“秀”的話,那么從李宇春開始,對審美和觀念的沖擊就已經成為了節(jié)目效果的另一層組成部分。
第二屆《超級女聲》結束后,留著短發(fā),造型中性的李宇春登上了當年度《時代周刊》的封面,也成為了中文互聯網的造梗發(fā)動機。
“春哥純爺們,鐵血真漢子“和”信春哥,原地復活,滿血滿魔”等段子,就和九城代理的《魔獸世界》一樣,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。
那時還沒有人能想到,曾經因為一個“太像男人的女人”而沸騰的互聯網,又會在闊別十多年后,因為另一種中性美而泛起漣漪。
每一個有爭議的人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這個時代和過去未來的碰撞。
仿佛一切都變了,又仿佛一切都沒變。
時代仿佛是一個莫比烏斯環(huán),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起點。
蔡徐坤是一個終點,不過又是下一個起點。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請注明來意】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(qū)天府三街1599號(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)